当前位置:首页 » 翻译文汇 » 正文

留学小心“野鸡学校” 洋学历认证后才有用

每年高考结束,都是新一轮留学高峰。据了解,做留学规划时,很多家长和孩子忙于盘算去哪个国家、哪所学校,而对选择留学的学院背景、专业前景及其证书质地等,知之很少;而留学归国人员则大都急于择业、就业或筹资创业,对自己所获的学历学位证书性质、用途等,一知半解。

  尤其是学历认证。

  学历认证是确定留学人员身份的重要前提,关乎每一个归国学子的就业问题。据悉,留学回国人员报考我国公务员及各类事业单位,应聘国内各类大中型企业,以及参加司法考试、升学报名时,都需要出示相关学历认证的证明。

  每年都有近10%无法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。也就是说,这些留学回国人员在国(境)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不被我国承认,他们的求职、落户等不可避免地陷入两难境地。正准备出国留学的学子,不可不引以为鉴。

  近一成洋学历不被承认

  小周高中毕业后通过中介选择了澳洲一所高校攻读专科文凭,前不久毕业回国。因为求职需要,申请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,原以为资料齐全,只等认证完成即可。没想到在提交材料一个多月后,小周被告知认证不通过,原因是,他所就读的私立院校尚未被中国教育部认可。

  留学加拿大的小王同样因未能通过权威认证而无缘自己喜欢的工作。小王就读的是“2+2”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:两年在国内高校学习,之后两年去加拿大留学,最终取得加拿大校方颁发的文凭。回国后,小王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,签约前,公司让她提供“国外文凭认证”。小王急忙去办理,最终获悉所获文凭暂不予认证。原来,她所就读的合作办学项目尚未经教育部批准。

  许多“海归”在出国留学前,想不到“洋文凭”拿回来还要认证,小周、小王的经历不在少数。

  在近一成未通过认证的洋学历中,未通过原因很多为就读的院校不在教育部认证范围。其中,不少是洋“野鸡大学”。当然,不在教育部认证范围内的情况也有很多,目前教育部公布的只有33个国家的高等院校。

  在西方一些国家,开办大学的审批和举办是分开的。以美国为例,个人、机构想办大学只要获得州政府许可就可以办,但这仅指其在完整性、财务和教学质量上满足“最低要求”,而不代表其办学质量合格。学校要证明自己的质量,可以自愿申请美国教育部委托各种认证机构的认证。

  很多未通过认证的洋学历,原因就在于他们上的大学是一所“有认可、无认证”的大学。

  “中国家庭自费留学热,使国外的许多教育机构纷纷到中国抢夺生源,在利益驱动下,难免出现‘鱼目混珠’的野鸡学校。”据介绍,通常“野鸡大学”推出很明显的报读“优势”来招生,比如“学费只有通常的三分之一”,或者“能在很短时间内授予学位课程”等等,同时,中介机构不负责任地推介,申请者对留学项目的盲目,使不少家长、学生“中招”,学成归来后难以得到权威认可,大量金钱、时间打了水漂。

 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